跳转到正文内容

孙安东:换个地方开两会?

  ■本报评论员 孙安东

  全国人民看两会,北京人民在干嘛?80后北京小伙赵焱面对我这个突如其来问题,愣住了,他挠了挠头皮,终于想到一个值得一说的答案——堵车。

  赵焱家住离王府井大街不远的东堂子胡同,这里距离巍峨的人民大会堂只有30分钟步行距离。但他上一次专程去天安门一带,还是“N年前上初中那会”。也就是说,除非路过,这个让全国人民魂牵梦萦的国家政治中心,赵焱基本上不会去。每年一次的两会,对于他这样的年轻北京人来说,除了堵车、上班迟到,几乎没有什么值得谈论的其他感受。

  两会让北京新增了多少车流与人流?没人做过详细的统计,但资料显示,本届全国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合计超过5000人,而赴京参加两会报道的境内外记者保守估计也超过5000人,两者相加虽然只有一万人,但北京因此动用逾70万群防群治力量参与到安保工作中来,如此庞大的人流、车流聚集在中心城区,再加上临时的交通管制与限行措施,让本就不堪重负的“堵城”北京更加雪上加霜。

  考虑到日益恶化的交通环境,有代表曾建议离开北京换个地方开两会。这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建议,却有助于打开我们的思路。对呀,为什么两会只在北京一个地方举行?民主政治的合法性和公信力已经在选举的过程中得以确立,至于其在哪里呈现只是一个次要问题。更何况,对于一个不跑“关系”的代表委员来说,他的衣食住行和一般性会议均可在酒店内解决,即便去人民大会堂参加全体会议,也有专用车辆、专用车道提供,称得上足不出户、行不堵车,这种封闭的活动空间与北京市的人民群众几乎没有交集可言,即便把他们集体空运到其他城市,我也感觉不到对他们的会议活动与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。

  所以,适当时候换个地方开两会,不仅能够缓解“堵城”北京的交通压力,还能趁机剪断那些“跑部进京”的利益纽带,让两会的实际内容变得更纯粹。

分享到: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
您对本文的观点:
顶:0
踩:0
请给本文打分:
5 4 3 2 1
4.5本文目前得分:

 

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┊Copyright © 1996-2012 SINA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